开云官方在线登录:中信建投 高端制造团队本周核心推荐
来源:开云官方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03 22:50:16开云网页登录口:
《特斯拉GEN3预计于2026Q1发布,关注中美谈判带来的出口链机遇》
(1)人形机器人:特斯拉GEN3预计于2026Q1发布,政策积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出口链:9月美国成屋销售量创2月以来新高,关注后续中美会面的贸易谈判及演进。(3)工程机械:
预计于10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已与多名基石投资者达成协议。月度数据方面,淡季不淡,9月数据超预期,内外需共振向上逻辑继续兑现。
人形机器人:特斯拉GEN3预计于2026Q1发布,政策积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特斯拉Q3业绩会引起广泛关注,尽管Gen3发布时间较此前预期略有推迟,但对于变动较大的新品来说2个月左右的延迟属正常现象,且本次业绩会相较此前更为积极,同时有新的变化,比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主运行,首次在财报里呈现量产产线进展,并打开长期量产预期。此外,国内政策积极表态利好具身智能全产业链发展,国产链表现值得期待。我们依然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聚集T链和国产链确定性的企业,同时关注灵巧手等环节新变化。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已确定本次H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股21.30港元,拟发售5.8亿股,募资总额约123.5亿港元,预计于10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已与多名基石投资者达成协议。月度数据方面,淡季不淡,9月数据超预期,内外需共振向上逻辑继续兑现。9月挖机国内销量同比+22%,出口同比+29%,其中大挖出口同比高增。非挖表现同样靓丽,9月汽车吊/履带吊/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内销同比分别+41%/+67%/+6%/+45%/+32%,出口同比分别+8%/+18%/+25%/+25%/+9%,非挖核心品类起重机、路机内销均实现大幅正增长,出口也均实现正增长。中长期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国内、海外大周期同步向上,基本面持续向好。
固态电池行业迎来政策端和产业端双重利好,重视行业景气度回升和新技术突破带来的设备端投资机会。10月23日,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工信部领导提出需强化技术创新引领,系统布局新型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产业化进程,建议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加大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产业链企业组团出海,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等。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进入冲刺阶段,中期验收正在进行, 此次表态是监管部门对固态电池行业的又一重要指引,体现了国家对新技术的重视,有利于锂电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固态电池在产业化层面也迎来密集突破信号。下游应用端,奇瑞推出“犀牛S”的全固态电池模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达600Wh/kg,是当前主流液态锂电池的两倍以上,将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该技术将于2026年率先试运行,计划于2027年实现量产上市。中游电池厂,
公告募集约5亿港元,使用其中5000万用于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正力新能在固态电池布局已进入实质性投入阶段。上游材料端,蜂巢能源与
签署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合作协议,打通从硫化物电解质到电芯生产应用的产业化路径,将极大加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PCB设备:AI PCB有望持续拉动PCB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需求。PCB行业呈现重回上行期、产品高端化、东南亚建厂等特点,产量的增加及工艺的变化有望持续拉动PCB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需求。PCB设备中,钻孔、镭钻、内层图形、外层图形、电镀、检测设备的价值量占比分别为15%、5%、6%、19%、19%、5%,为价值量及壁垒俱高的环节,直接决定了电路板的互联密度、信号完整性和生产良率。AI驱动行业向更高层数、更精细布线和更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对加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环节均有显著变化。建议关注钻孔环节的
宣布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物流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头羊。7月大车内销同比+5%,出口同比+8%,8月大车内销同比+11%,出口+17%,9月大车内销同比+16%,出口+23%,看好叉车内外需共振向上。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物流、无人叉车,今年Q4将推出物流领域具身智能相关这类的产品,“无人化”有望快速放量。
风险分析: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下游扩产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特斯拉GEN3预计于2026Q1发布,关注中美谈判带来的出口链机遇》
看好储能全球共振大趋势不变。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主要是新能源市场化+容量电价推动,持续性上我们大家都认为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我们上调明年国内新增装机至300GWh。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有大量订单。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明年增速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储能是非线性增长下弹性最大的环节,行业当前处于供不应求和盈利底部,26年需求25%以上增速下会催生材料涨价,市场仍停留在对26Q1需求的质疑和较难涨价的预期中,实际材料全面涨价已经启动,继续看好材料尤其是6F、铁锂、负极、隔膜和电池环节的机会。
储能:本周市场有所恢复,看好储能全球共振大趋势不变。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主要是新能源市场化+容量电价推动,持续性上我们大家都认为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我们上调明年国内新增装机至300GWh。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有大量订单。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明年增速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
锂电:储能是非线性增长下弹性最大的环节,主要系行业当前处于供不应求和盈利底部,26年需求25%以上增速下会催生材料涨价,市场仍停留在对26Q1需求的质疑和较难涨价的预期中,实际材料全面涨价已经启动,后续关注①排产旺季材料和储能电池供不应求价格不断的提高 ②伴随着10月/11月下游采购和长单指引,26年需求越发明朗③业绩期锂电Q3基本同环比明显增长;继续看好材料尤其是6F、铁锂、负极、隔膜和电池环节的机会。
光伏:《价格法》作为依据下,硅料成本对价格支撑力较强,考虑后续硅料部分产能减产后,行业平均成本上升,硅料价格目前易涨难跌。后续光伏反内卷核心观察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组件环节顺价情况,近期政策多次要求国内不能低于成本价中标。第二个是硅料环节产能整合进展,预计11月将有积极变化出现。板块内部首推BC电池,若反内卷进展顺利则有望推动头部光伏企业盈利复苏。
有所反弹,我们持续重点推荐,主要理由是:业绩扎实且有上调空间,未来非常有希望成长为800-1000亿市值体量企业,当前330亿。公司预期差在于市场未认识到大金重工的独特性,当前盈利近90%来自高的附加价值的欧洲市场,成长模式和其他中国风电公司已有显著差异,公司业务国内历史上没有公司做过导致缺乏对标,实际上公司新业务的空间和盈利水平值得格外的重视,不应从单一风电视角看待公司;持续看好公司未来盈利估值有超越行业表现。
发布800V HVDC白皮书,明确HVDC/SST产业趋势,英伟达配套设备热度高涨。【2】高压设备招标催化已来,粤港澳等特高压设备招标即将启动,关注度亦有回暖。【3】出海景气度延续,25年1-8月国内电力变压器出口增速45%+,关注中东/北美机会。在手订单充足,电力设备仍是高确定性板块,性价比佳。网内高压关注招标、A IDC配套想象空间大。
氢能:当前节点处于十五五政策布局节点,氢能被作为《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之一,未来10年新增未来产业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关注后续政策规划下哪些氢能应用下游的商业模式率先走出来,是板块投资的关键信号。
机器人:本周马斯克表示预计26年2-3月发布Optimus V3量产原型机,26年年底开始建设100万台产能的生产线。展望后续,我们大家都认为T链关注头部企业技术冻结带来的线逐步开始;国产链中智元26年出货同比大幅度增长,关注核心标的。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没有到达预期;电网投资规模没有到达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等。 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没有到达预期。 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没有到达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 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逐步提升等。
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特别提出了航天强国,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在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员会议公报中,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特别提出了航天强国,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提出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配置方面建议围绕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建体系方向,我们提议关注 AI 赋能下的智能化作战底座;二是补短板方向,我们提议关注围绕低成本、智能化特点的行业,包括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三是走出去方向,我们提议关注体系化出口、军贸占比较高的相关公司。
1、国防预算增长没有到达预期;近年来国防预算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军工政策向好,但存在国家政策及国家战略的改变而减少国防预算的支出的可能性。 2、武器装备及民用装备交付没有到达预期;当前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贸易往来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如军贸、船舶等行业存在无法按时完成施工及延期交付风险。 3、相关改革进展没有到达预期;国家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和指导思想决定了行业的发展前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军工企业战略方向确定、产业选择及投资并购方向均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