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军事体育训练水平提升的有力举措

发布时间: 2024-02-21 11:00:40 |   作者: 华体会登入页面


  日前,四总部联合颁发了《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帮助广大官兵全面理解掌握《纲要》基本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提高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水平,进一步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记者就《纲要》中官兵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我军的军事体育专家。

  答:一场关于战斗力标准的大讨论,让人们从关注军队武器装备、技术方法、后勤保障、作战样式等战斗力形成的物质要素进一步向关注战斗力形成的人的要素——“军人”聚焦。军人的身心能力始终是部队战斗力形成的基本要素与核心要素,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新军事革命蒸蒸日上,战争基本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战争发生的突然性、作战节奏的快速性、作战空间的广域性、作战环境的严酷性,对军人体质和战斗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军事体育训练的目的是要增强官兵体质,培养勇敢坚韧的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为能打仗打胜仗服务。为顺应这种要求,我们一定要大力加强军事体育训练,抓紧建立健全军事体育训练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军事体育训练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军事体育训练的效果落到实处。

  答:长期以来我们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实现新时期强军目标相适应的军事体育训练的相关制度还没完全建立健全起来;二是现有的军事体育训练的相关制度没有正真获得很好落实。因此,大力推进军事体育训练的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当前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纲要》涉及的一些有关制度建设的内容值得关注:

  加强军事体育训练内容体系建设。通过规范军事体育训练的计划、组织、考核和评估,尽快形成按纲施训、按计划教学、按标准考核的局面。

  完善军事体育训练信息管理制度。掌握各级训练单位、官兵个人和管理组训人员的军事体育训练相关信息,实现数据采集、汇总统计、分析评估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人才培训制度。以提高管理组训能力为核心,尽快建设一支层次分明、结构符合常理、规模适度的军事体育训练专职人才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推行任职资格认证,深入探索军事体育训练专职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完善军事体育训练奖励惩罚机制。实现训练考评标准化,严格军事体育训练奖惩措施,确保军事体育训练的有效落实,激发广大官兵训练热情。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构建分层次、多渠道的训练条件保障体系,大幅改善全军特别是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条件。

  问: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事体育训练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实战化训练热火朝天的今天,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在部队已逐渐深入人心,从连队到机关,从新兵到干部,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在跑长跑、练体能。但考察其训练目的、训练内容,很多组训者和受训者还没有很好解决“军事体育是什么、军事体育练什么”的问题。

  在近几年全军施行《军人体能标准》的过程中,部队感觉对于军事体育训练有了新的抓手,各级机关对体能达标训练的热情大幅度的提升,但客观上也助长了“练为考”的风气,有些单位的训练管理者甚至混淆了“军事体育”的概念,把俯卧撑、长跑这类基础体能训练方式当作军事体育训练的全部,练得官兵少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伤病率偏高。

  答:军事体育训练内容设置应本着实战化和科学化两个最根本的原则,从军事需求出发、从我军现状和官兵特点出发,充分挖掘传统、借鉴外军经验,并站在当今体育科研和实践的前沿。目前从操作层面来看,改革完善训练内容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设置基本知识课目,让官兵在训练前就知晓训练的科学理论,并在训练中予以自觉贯彻。

  二是设置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课目,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军事体育训练中伤病的发生,通过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也能大大降低其他军事训练课目的伤病率。

  三是设置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基础体能训练课目,打好官兵体质的底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军兵种岗位专业特点优先发展某些类别的素质,防止偏训和漏训。

  四是设置越野(跑或走、轻装或负重等)、游泳(泅渡、救生等)、攀登、体操等实用技能训练课目,根据作战需要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五是满足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区分舰艇、空勤等军兵种专业和海洋、高原等特殊环境,设置热环境适应、高原环境适应和防晕船适应等针对不一样军兵种专业和任务环境需求的适应训练课目,更好地满足现代战争对于官兵身体的多样化需求。

  六是设置基础体能与军事技能融合的综合应用训练课目,使体能、技能、智能训练融为一体。

  七是设置球类运动、趣味运动等体育锻炼课目,发挥体育的娱乐功能,增强体育的育人作用,使官兵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和习惯。

  问:改进军事体育训练方法、提高军事体育训练科学化水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实现科学化训练并不简单。现实中,有些单位外请专家授课,有些单位改扩建训练场地,有些单位购买先进训练器材,这些都是军事体育科学化训练的有益举措。从军事体育的专业角度来看,还需注意训练内容的对立统一问题、训练量与强度的对立统一问题、训练与恢复的对立统一问题、训练与考核的对立统一问题。从组训者改进军事体育训练方法角度看,使训练更科学、更贴近实战、更符合部队官兵实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二是各级组训者要主动学习。目前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人员许多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将全部人员培训、考核、认证一遍,因此要鼓励其主动学习。

  三是各级训练管理组织人员要积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与受训者沟通,改善训练方法。

  四是加大培训、认证和交流、演示的力度,相关业务单位积极为部队送学送教送训,不同单位之间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

  答:《纲要》中精确指出,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的有关政策,“士兵考学、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现役军官晋职晋级晋衔和调动,军队院校学员毕(结)业及授予学位、军队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和地方高校国防生毕业入伍,义务兵选取士官、初中级士官晋级等,必须明确军事体育训练成绩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加强军事体育训练的刚性约束力。

  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新政策符合军事变革的现实需求,是世界军事强国的惯常做法。通过军事体育训练的刚性约束,必然会在军队人员的吸收录用、招聘、调配、使用、培训、交流、任免、升降等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官兵参与训练、努力提高训练水平的热情和动力。刚性约束政策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也是激发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举措。

  问:《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使“官兵体质水平全方面提高。体重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除体重超标现象”,请谈谈这一规定的重要性。

  答:的确,《纲要》要求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军事体育训练有益经验,着眼提高官兵体能素质和战斗技能,降低体重超标带来的健康风险,维护军人良好形象,在全军逐步推行军人体重控制计划,实行体重强制达标制度,把军人体重达标与晋职晋级晋衔挂钩。

  这个举措充分考虑到体重不达标对军人形象、军人健康以及单兵战斗力生成的不良影响。没有好的体型不可能展现我军威武之师的形象,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完成高强度工作,没有良好的单兵战斗力做支撑很难完成作战任务。可以说,军人体重强制达标,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官兵的责任。

  答:在2006年颁布的《军人体能标准》中,衡量体型合不合格的指标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用身高分别减少不同的数值来计算体重,从而确定体型是不是达到标准。即将推出的《军事体育训练与考核大纲》中采用了反映体型指标的BMI指数,能更为准确地反映体型是不是满足标准,这是国际通用指标,也是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的指标。这就使我军体型评价方式与国际和国内学校评价方式接轨,便于把我军官兵的体型状况与外军的体型状况和国内学生的体型状况做横向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动态数据的分析,为我军今后修订体型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问: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方面《纲要》有何规定?

  答:由于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特征是身体练习,决定了军事体育训练一定要遵循人体运动科学规律;此外,军事体育既包含了基础体能训练,也包括了实用技能训练;既涉及岗位适应训练,也设置了基础体能、实用技能与军事技能相融合的综合应用训练;同时,军事体育训练服从和服务于军事训练,需要与战斗力生成周期相适应,需要与军事训练实战化相适应……以上种种,决定了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在推进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现实要求。

  加强人才建设,一是要按照热爱军事体育事业、训练成绩优异、管理组训能力突出的标准,选准配强军体参谋和军体士官;二是要充分的利用地方高校优质教学质量,培养补充体育训练专业人才;三是要优化军事体育专业教学科研资源配置,依托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强化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人员培训;四是要建立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岗位任职资格制度,逐步推行军体教员、军体参谋和军体士官任职资格认证。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建设的基础要求、大多数来自、培训途径和制度政策等方面做整体考虑和构造。

  问:随着我们国家国力的慢慢地加强和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有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改善。下一步,《纲要》还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答:军事体育训练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应健全军事体育训练保障机制,明确各级保障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抓军事体育训练场馆等硬件建设,建立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等。

  目前,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与打赢信息化战争、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作战部队旅(团)级单位基本没有能保障连队成建制训练的室内场馆,贴近特殊作战环境的体能模拟训练场馆不足。军事体育训练条件建设的滞后,缺乏保障标准,投入力度不足,基本训练器材、训练场地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开展。

  考虑到训练条件是组织实施军事体育训练的物质基础,《纲要》针对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举措,建立了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通过训练条件标准化建设,使官兵的体能训练质量能得到保障,以确保全军的正规化建设水平。同时,重视整体规划推进,结合部队后勤基础设施整体建设规划,统筹军事体育训练场馆建设。

  答: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是军事体育管理机构设置、领导关系、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所组成的体系的总称,是军事体育训练的依托、保障与承载。

  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史,当前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尤其部队没有编配负责体能组训的干部和士官,影响了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质量效益。目前,我军除空勤和航天人员外,各部队组织实施体能训练没有专职岗位、没有编制员额,不仅团级单位没有军事体育训练的专职参谋,营、连分队也没有专门的军事体育组训士官。军事体育训练专职管理与组训人员的缺失,制约军事体育训练高效、有序地开展。要结合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总部和军兵种军事体育训练管理机构建设,部队训练部门配备军体参谋负责军事体育训练计划管理,营连分队配备军体军士长负责军事体育训练组织实施,逐步构建职责明确、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

  答:我军军事体育训练荣誉体系建设,是在充分继承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针对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真实的情况和现实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军事体育训练的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运动等级制度,科学衡量军事体育训练水平的高低,激励广大官兵开展有目的性的体育训练。

  举办军事体育运动会,检验官兵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和战术素养,考量各参赛单位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和战斗精神。

  国内21家“抗战馆”成立“战争与和平记忆联盟”记者12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在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包括该馆在内的国内21家抗战类纪念馆成立“战争与和平记忆联盟”。 11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详细】

  我军训练基地和模拟蓝军建设初显成效12月11日至12日,全军军事训练领域的相关领导,训练基地、模拟蓝军部队主官及有关专家集聚陆军某联合训练基地,深入学习贯彻军事训练会议精神,聚焦加快军事训练转型,重点研讨实战练兵环境构设问题,对接协调新年度大项演训安排,集智谋划推进…【详细】


上一篇:军用智能训练_部队综合训练器材_智能户外运动器材-奥康达
下一篇:【48812】这儿的民警练习运用电击枪!
电话咨询
推荐产品 javascript:;
预约体验
QQ客服